距离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怀抱,已经过去一段时间。作为现场保障人员,回忆当时的一幕幕,我们的心依然被填得很满。
今天,我们想介绍烈士遗骸迎回和安葬仪式现场的一些人,讲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。通过这些“背后的故事”,让我们再一次向英烈致敬,感受他们生生不息的精神脉动;让我们再一次向英烈告白:我们愿化作你的眼睛,替你看遍这锦绣河山。
九旬老兵的“最大心愿”
11月28日13时46分许,搭载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和相关遗物的车队,缓缓驶向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。
车队进入视线的那一刻,等候在烈士陵园门口的抗美援朝老兵杨培善挺直脊背,目光紧紧跟随行驶的车队,向阔别70多年的老战友们敬上军礼。
车队渐渐驶远,老兵依旧如松矗立。
镜头定格下杨培善在这一刻的神情,凝重的目光、紧闭的嘴唇,无不传达着他对牺牲战友的思念。这是杨培善第一次到沈阳迎接战友“回家”——有生之年再“见”一次战友,是这位92岁老兵的“最大心愿”。
杨培善是山东邹城人,1953年2月随部队入朝作战。从2014年起,每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,杨培善都早早地守在电视机前,等候“那些没能和他一起回来的战友”。今年,得知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的消息,他心里冒出一个无法阻挡的念头:“去沈阳,迎接他们回来。”
11月27日,杨培善登上前往沈阳的飞机。舷窗外,云朵徐徐漂浮,日光明亮炫目,但他无心欣赏,几次问家人“沈阳还有多远”。
是啊,在杨培善心中,沈阳太远了。这些年,他不是不想去迎接战友,因年事渐高,又怕给子女添麻烦,始终没能成行。随着时间流逝,他愈发想念牺牲的战友,有时梦见当年与战友并肩战斗的情景,醒来时泪水止不住地流,“心里感觉空空的”。他决定趁自己还能走得动,无论如何要去趟沈阳,完成心愿。
下了飞机,杨培善顾不得休息,心心念念要前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,看望长眠在那里的战友。沿途,看到满城迎接烈士“回家”的标语,老兵认认真真读着:“山川同念,英雄回家”“只要我们永远记住,英雄就永远活着”……
来到烈士陵园,杨培善在杨根思、黄继光、邱少云、孙占元、杨连弟等烈士的墓碑前一一献花,敬上军礼。在烈士英名墙前,他久久驻足,用手抚摸着一个个名字。他们也许并不相识,但好像又很熟悉。
雪后的沈阳,气温骤降,家人劝杨培善在室外少待一会儿,可他丝毫没有要离开的意思:“当年我们在朝鲜打仗,比这冷多了,零下20多摄氏度,趴在冷冰冰的地上是常事。埋伏时怕睡着了就嚼辣椒,提神又抗寒。”他还提到印象深刻的一次穿插任务:“我们一个加强连190多名官兵参加战斗,最后就回来了10多个人。很多战友我叫不出名字,但永远忘不了他们牺牲时的样子。这次迎回的烈士中,说不定就有我的战友……”
11月28日,杨培善早早来到烈士陵园门口。车队驶来,向老战友敬上军礼的那一刻,杨培善内心在想些什么?从镜头定格的那张照片中,我们或许能够读出老兵想说的话:“老战友们,欢迎回家。如今咱们的国家强大了,你们安息吧!”
鸣枪礼兵的“最后一课”
“敬礼——”12月4日,站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前,徐战敬军礼的手臂,迟迟没有放下。
就在前一天,在北部战区陆军某旅举行的退役仪式上,这位服役16年的老兵刚刚摘下军衔,告别军旅。离队前,曾连续11年担任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鸣枪礼兵的徐战,专程到烈士陵园跟英烈们道别。
这是徐战退役返乡前的“最后一课”,对他而言有着别样的意义。
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,松柏苍翠,银装素裹。墓园中,123座志愿军烈士的墓碑默默矗立。徐战仔细擦拭着一座座墓碑,擦着擦着眼圈就红了。
“那些最普通的中国士兵,有着最荡气回肠的故事。”怀着对英烈的无比崇敬,过去11年里执行迎回安葬任务,徐战和战友们始终坚持高标准。军姿训练时,他们迎着太阳、顶着风雪,从开始的1小时、2小时到最后连续4小时,没有人叫苦喊累。举枪训练时练到身体僵硬,他们总想着坚持再坚持。
入伍16年,徐战先后10次获得嘉奖,其中有4次是因为在执行迎回安葬任务中表现突出获得的。提起几天前作为27名鸣枪礼兵之一,鸣枪12响向英烈致敬的情景,徐战胸口一热:“能够在现场用鸣枪的方式向志愿军英烈致敬,这是一辈子的荣耀。”这位即将退役返乡、踏上人生新战场的老兵说,以后无论自己在哪里,都要做出个样子来。下一次英烈“回家”,他还要回到沈阳,将成长和收获向英烈报告。
从烈士陵园前往火车站的车上,徐战的行李箱里,多了一包取自陵园的泥土。“我会永远把英烈精神珍藏在心里……”说话间,徐战扭头看向窗外。沿途高楼林立,车水马龙。
让烈士早日与家人“团圆”
45岁的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工作人员王春婕,在烈士陵园工作20多年,迎接了每一批归国的志愿军烈士。
2014年至今,与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一同回到祖国怀抱的,还有许多烈士遗物。每当有烈士遗物入库,王春婕和同事们都会逐一测量、拍照、登记造册,将发现、识别的烈士身份线索提交有关部门,通过查找档案、发动社会力量、进行DNA鉴定等方式确认烈士身份,帮他们寻找亲人。
轻柔地拿起一枚烈士印章,蘸印泥,在白纸上按下。眼看烈士鲜红的名字在纸上呈现,王春婕神情庄重。“一个烈士的名字,就犹如一根红丝线,一头牵着祖国,一头连着家人。”王春婕说,这些年,她和同事们始终怀着崇敬的心情进行这项工作,一刻也不敢忘记肩负的使命。
印章,是辨识志愿军烈士身份的重要遗物。说起通过印章为吴雄奎烈士找到亲人的故事,王春婕眼睛发亮。
2020年9月,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。王春婕在整理烈士遗物的过程中,发现刻有“吴雄奎”3个字的印章。得知烈士姓名后,各方力量接力寻找。幸运的是,烈士的家人也在与他们进行一场双向奔赴。2021年7月,经DNA比对,工作人员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找到吴雄奎烈士的弟弟和侄子。
不久后,吴雄奎烈士的侄子吴玉成跨越2000多公里,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。在陵园烈士纪念馆,他拿出父亲珍藏多年的一张黑白照片。照片上的年轻人面容青涩,身姿挺拔。照片背面,写有“兄奎赠,公元1952年5月15日”字样,并盖上了个人印章。
那天,站在陵园烈士纪念馆内展示烈士印章的玻璃柜前,吴玉成难掩激动:“一模一样!这就是照片背面的那枚印章,上面是我伯父吴雄奎的名字……”
半个多世纪岁月流转,几代人梦中的想念,一句“找到了”,让牵挂得以安放。“这是我做过最有意义的事情。”王春婕说,为了让更多烈士与亲人“团圆”,他们愿做“提灯者”,为烈士照亮回家的路。
近年来,随着烈士褒扬工作的深入推进,“团圆”的故事越来越多。据介绍,有关部门已为20位回到祖国的志愿军烈士找到亲人。
作者:白 冰 孔运河 赵 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