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曾在部队服役16年,立过三等功。根据服役期间的贡献和个人特长,我被安置到管理岗位上。相信大家也会被安置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上。”5名刚刚返乡的计划安置退役军人走进辽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安置科,工作人员盛万里热情接待,并与他们分享了自己的安置经历。随后,他逐一审核了5人的档案和相关材料,并将信息录入退役军人专项数据信息库。
“我们做好安置工作的目标是,让退役军人尽可能与岗位相匹配,实现退役军人、安置单位和部队‘三满意’。”辽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介绍,每年退役军人报到时,他们都会将其服役经历、学历、专业、特长以及立功受奖等信息进行梳理,同时通过一对一座谈的方式了解其家庭情况,征求安置意向,逐一建档,并以此作为精准安置的基本依据。
在逐一建立详细档案的基础上,辽阳市还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,持续为安置工作注入活力。通过建立退役军人专项数据信息库,深入分析岗位匹配度,科学制定接收安置方案。
退役军人孟诗文服役时曾担任炊事班班长,多次保障大型任务,持有高级厨师证。通过大数据筛选匹配,他被安置到辽阳市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食堂,得以继续发挥个人特长,并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。
同样获得精准安置的还有退役军人葛文,他服役时从事新闻宣传工作,发表过不少作品。结合安置需求、岗位意向和个人特长,他被安置到辽阳市退役军人事务服务中心负责宣传工作。“重操旧业”的葛文干劲十足,成绩突出,多次获得表彰。
“靠实绩选岗、凭贡献立身”是实施“一人一案”精准安置的基本原则。辽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以“服役时间越长、贡献越大、安置越好”为导向,在“计划安置保编制,功臣模范有优待,安置单位必接收,阳光安置全公开,接收报到一站式”的基础上,对功臣模范、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服役以及从事飞行、舰艇等特殊岗位工作的退役军人予以照顾倾斜,并综合工作经历、任职等情况,按照积分选岗安置的办法,在市委组织部、市委编办等单位的通力协作下,提供多种岗位供退役军人选择。选岗会上,所有赋分标准和职级排序均统一公布,安置计划、赋分结果和安置结果均在现场公开发布。
“‘一人一案’精准安置,不仅是对退役军人服役经历的肯定,更激励了他们在新岗位上再立新功。”辽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介绍,三年来,该市共接收退役军人300余人,他们在新岗位上秉承军人作风、发挥专业特长、做出出色业绩,受到接收安置单位称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