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伟,今年38岁,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客运段动车二队助理工程师,中共党员。退伍17年来,他始终传承部队优良作风,坚守军人优秀品质,在铁路客运工作岗位上不断擦亮服务品牌,常年深入社区、乡村和老弱群体开展爱心活动,受到广大旅客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。
永葆军人本色 练就过硬本领
2008年7月,刘伟从武警转业来到铁路工作,成为盘锦至佳木斯2095次绿皮火车的一名列车员。刘伟说:“当兵是为人民服务,列车员也是为人民服务,为人民服务就是我的初心”。为了掌握过硬的业务本领,白天,他抢着干最脏最苦的活;夜晚,他反复钻研“技规”“客规”等业务;折返站,他一遍遍练习叠备品、烧锅炉,双手磨出了血泡依然没有放弃。2010年,在沈阳客运段技术比赛中刘伟荣获团体一等奖,成为这个单位最年轻的业务骨干之一。
2012年3月,中国高铁事业迅猛发展,急需一批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铁乘务人员,刘伟以过硬的政治素质、扎实的业务能力、良好的群众基础,通过重重考核,走上了高铁列车长岗位。
2013年12月,刘伟担任沈阳北至苍南G1226次首发列车长。该车途经辽宁、河北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六省和天津、上海两个直辖市,是当时全局运行距离最长、运行时间最长、停站数量最多、乘务任务最艰苦的列车。
刘伟把军人不怕苦、不怕累的品格融入到G1226次列车的安全、服务工作中,从提升服务设施、环境、品质等方面入手,带头立标打样,仅用3年时间就打造了全局高铁列车服务品牌。他在实践中提炼的“微笑式服务、无干扰服务、观察式服务”工作法和面对旅客笑一点、安全提示多一点、说话声音小一点、巡视察看勤一点、解答问事细一点的“五个一点”服务理念,有效缓解了旅客身心压力,在全局交流推广。
十年春去秋来、寒来暑往,刘伟初心不改、追光不止。他担任列车长以来,所在的列车安全运行300余万公里,输送旅客600余万人次,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。他还先后带出了贾淼等13名优秀列车长、朱慧娜等9名高铁客运业务骨干。
牢记强国使命 擦亮高铁名片
刘伟始终把旅客遇到的问题放在心上,只因一次一位女旅客询问列车是否售卖卫生巾,他联想到旅客的多种出行需求,便自费购买针线包、婴儿哺乳遮挡帘、老花镜、一次性雨衣等30余件日常用品,制作了“爱心百宝箱”,帮助旅客解决了大量旅途中遇到的难题,这一做法在全局高铁列车上推广。
“服务在旅客开口之前”是刘伟一直遵循的服务理念。他建立“常旅客工作群”,动态解答咨询,帮助购买车票、指导换乘;与沿线38个车站建立信息畅通机制,实现手递手帮扶重点旅客;他多次登门拜访20余名儿科、外科、心内科、妇科医生及护士,动员有爱心的医护工作者开展共建,以视频形式帮助乘务人员解决旅客突发疾病问题30余次,让关爱更精准、旅途更温暖。
刘伟发动G1226次、G961次、G1230次等列车的乘务人员,建立“每日一善”爱心基金,先后为80余名遇到临时困难的旅客购买餐食、提供路费、解决难题。他还动员广大乘务人员把旅客当亲人,特别是对老、幼、病、残、孕等重点旅客,真正做到知坐席、知到站、知困难,有登记、有服务、有交接的“三知三有”。担任列车长以来,先后为旅客寻找遗失物品1800余件,价值100余万元,收到锦旗、表扬信210余份,用真诚的服务赢得好评,擦亮了中国高铁名片。
热心公益事业 弘扬雷锋精神
2014年,刘伟到岫岩县兴隆乡的兴隆小学看望留守儿童,为生活拮据的单亲兄妹赵航、赵威留下生活用品和兜里仅有的3000元钱。从那以后,刘伟连续10年看望和资助这对兄妹,为他们购买学习用品、生活物资,提供经济援助6万余元,帮助兄妹俩完成学业。
此后,刘伟建立“爱心团队”,与法库县和平乡政府、沈阳市沈河区山东堡社区、新民市罗家房乡德胜堡村等20余个机构开展爱心共建活动。在节日期间,慰问医护人员、环卫工人、公交司机、交通警察等一线劳动者;利用休息时间,看望乡村残疾老党员、帮扶困难学子、开展义务献血等。在他的感召下,团队成员从最初的5人增加到现在的300余人,先后为2000余人提供帮助,集中捐款捐物60多次,折合金额15万元。
2022年10月份,阿里云平台得知刘伟爱心团队事迹后,特奖励爱心团队阿里公益奖金5000元,刘伟将这笔善款再次用于爱心活动。
刘伟的爱心团队被全国铁道团委评为“优秀青年志愿组织”,被评为辽宁省学雷锋志愿服务“最佳志愿服务组织”。刘伟先后荣获“中国好人榜——敬业奉献好人”、“辽宁好人·身边好人”、全国铁道团委“扶贫救助好青年”、沈阳局集团公司“最美沈铁人”等称号,其事迹《我和铁路叔叔有个约定》等报道被中央电视台、央视新闻客户端、中央文明网、人民铁道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。